资讯
第三届气候变化经济学博士后论坛成功召开
时间:2025-08-25 来源:生态文明研究所
2025年8月22-23日,第三届气候变化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在山西大学成功举办。论坛旨在为以博士后为代表的广大青年搭建高质量、促创新、开放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深入探讨全球气候治理下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与山西大学联合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计划”气候变化经济学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组、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大学碳达峰碳中和学院承办,论坛主题是“《巴黎协定》十周年:全球治理与绿色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研究员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各国更新面向2035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关键年份。10年来,全球气候治理虽然历经风雨,但绿色低碳发展终成时代潮流。面向“十五五”,“双碳”目标从国际承诺跃升为重塑中国发展范式的核心牵引。希望青年学者胸怀天下、脚踏实地、坚持定力、提升能力,成长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优秀的理论研究者、实践践行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愿同国内外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包括经济学在内各领域的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共同推动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双碳战略。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博士后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丛建辉教授在开幕致辞环节代表山西大学对各界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山西大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团队在资源型低碳发展、公正转型与气候韧性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他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山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样本,希望学者们更多关注山西、支持山西,共同探索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他希望与会学者加强思想碰撞,借助多学科合作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共同助力全球气候治理。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范英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段宏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王谋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冬兰教授、山西大学刘雯副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范英教授在题为“金融摩擦对碳定价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的主旨报告中指出碳市场定价政策受融资难、信息不对称等金融摩擦制约,致低碳项目资金不足、实际政策效果受限。针对此问题,她深入剖析了“碳资产抵押贷款”政策及其潜在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政策能有效引导资金流向低碳领域,尤其缓解高排放中小企业因抵押物不足的融资困境,为优化碳市场政策、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新思路。
段宏波教授以“数智驱动的绿色消费低碳转型”为主题,聚焦餐饮、娱乐及线上/线下等消费场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方法分析了当前消费所引发的碳排放趋势,并提出了推动绿色消费的策略,为终端消费行业科学制定低碳发展方案、助力气候目标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王谋研究员以“全球气候治理下的公正转型问题”为题,探讨了全球气候治理深度转型背景下,“公正转型”在全球气候谈判议题中的内涵变化以及国际经验。他指出,中国尚未建立完整的公正转型制度体系,但已在能源转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需从制度、政策、评估、国际合作多方面推进实践公正转型政策落地。
查冬兰教授在主旨报告环节以“行为科学驱动的新型节能范式:理论构建与应用研究”为主题,指出行为科学中的“信息反馈”干预相较于其他政策工具更具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她强调,按不同阶段提供信息干预可加速行为转变、巩固节能效果,其中行动与维持阶段的持续趋势比较和目标完成度反馈尤为关键。她提出了电力部门和政策制定者设计差异化信息策略、推广定制化用电反馈机制等政策建议。
刘雯副教授发表题为“碳双控背景下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效果评估与产业协同路径研究”的主旨演讲。她基于以旧换新这一消费刺激政策,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促进绿色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完善回收体系、提升产品标准等方式来实现扩消费和碳双控双赢的路径,从而更好地应对当前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在平行论坛环节,共计5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气候韧性发展”、“气候变化与能源市场”、“公正转型的地方实践”、“数字经济与气候变化”以及“气候治理”五个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近百名青年学者积极参会,资深编辑和青年同行的专业点评,让汇报人受益匪浅。
本次论坛还特别安排了期刊面对面专场,邀请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生态文明研究》《江淮论坛》《山西大学学报》《北京工业大学学报》《上海财经大学学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阅江学刊》《Cleaner and Responsible Consumption》《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等14家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知名中英文学术期刊编辑,以及经济管理出版社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投稿步骤、选题指南及出版标准,为青年研究人员与编辑创造了直接对话的宝贵机会,支持青年学者学术成果发表和出版。
本次论坛是继2023年与湖南大学(第一届)、2024年与安徽大学(第二届)成功合作举办之后的第三届。当前全国上下正积极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此次论坛既是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开展的一次高规格、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也是面向“十五五”针对全球气候治理与绿色转型的一次思想碰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山西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以及众多博士后、青年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从1997年起步,在2017年被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登峰战略”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经过近30年的发展,气候变化经济学已经成为显学,在专家学者的带领下,学术平台日益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影响力与日俱增,在理论研究、政策咨询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绩。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积极同学科其他高校合作,持续举办气候变化经济学博士后论坛,为青年学者搭建交流研讨的平台,已成为本学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活动之一。